污泥是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時所排放的固體廢棄物,因無可行的處理辦法常污染環境。經我們測試,鮮污泥中除含有80%的水分外,還含有大量有機質及各類營養元素。為此我們研究并提出了3種污泥發酵、脫水的方法和制肥配方,并對試制的3種污泥肥進行了冬小麥、玉米、油菜施肥試驗,結果表明污泥肥可使作物大幅度增產。其中污泥復合肥的配方增產效果尤為明顯,已被某復合肥廠采用,使用有機肥發酵罐年產污泥復合肥數干噸,年增利潤上百萬元。
污泥制肥的方法及加工工藝簡述
針對鮮污泥存在的問題,我們試驗了3種污泥加工制肥的方法,生產了3種型號的污泥肥。
方法1∶人工堆放發酵,風干生產污泥有機肥
為了降低污泥水分含量,使污泥成分穩定和殺火有害微生物,我們采用了簡單易行的堆放發酵,風干制肥的工藝。
堆放前先將鮮污泥攤在地上自然晾曬3~5天,待水分由70%~80%降至50%~60%時再堆放。堆的大小可因地制宜,一般高1.0m,上底1.0m×1.0m,下底1.5m×1.5m。堆前在地上放3~4根有孔的供氣管,管上鋪5cm厚的鋸末,管與氣泵相連,可視需要往堆中供氧(空氣)。在此堆肥狀態下3~5天堆溫可達55~65℃,當堆溫≥55℃的時間超過3~4天時可結束堆肥,此時污泥中的蛔蟲卵等已基本上被殺滅,污泥水分也降至25%~30%左右,再攤開晾曬1~2天即可裝袋。經此工藝加工后的污泥肥性質十分穩定,可長期保存,運輸、施用也較方便。
方法2∶機械發酵
污泥有機肥發酵罐生產污泥顆粒肥占地少、節省勞力,污泥在筒內停留5天,筒內溫度可達55~75℃。在此好氧發酵過程中不僅可殺死各種蠕蟲卵及病原菌,還可使污泥水分從66%~65%下降到40%~45%,完全適合后續造粒工廳需要。污泥從筒內出來后經擠壓或其他造粒方法生產污泥顆粒肥。也可用上述方法生產污泥有機復合肥。
方法3∶投加化肥生產污泥顆粒有機復合肥
一般生產復合肥時都要投加一定量的高嶺土,沸石粉、泥炭等作為賦形劑,這種賦形劑可用經過滾筒發酵后的污泥代替,還因污泥本身就是復合肥中養分含量的一部分,使復合肥成為一種既含無機肥又含有機肥的新型有機復合肥。
上述的試驗結果還表明,不同制肥工藝生產的污泥肥增產效果不同,用污泥生產的污泥復合肥的增產效果大于用純污泥生產的污泥有機肥和顆粒肥。
污泥有機復合肥的肥效雖好,但需擁有一定資金和有機肥發酵罐等設備才能生產,在資金少無廠房的鄉鎮或專業戶可用污泥堆放發酵法生產純污泥有機肥,待有資金后再建污泥復合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