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原料成分在好氧堆肥發酵中的作用水分:好氧堆肥發酵中的水分主要來自于糞污、輔料或者添加劑中,也可以另外單獨添加水分。在好氧堆肥發酵中水分主要幫助軟化原料,溶解原料當中的有機物,有助于其加快分解。其次,水分還是發酵過程中微生物進行新陳代謝以及生長繁殖的必需物質,可以起到調節營養物質和菌體均勻度的作用,對調節堆肥發酵的溫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畜禽糞污:是畜禽養殖場中代謝的終產物,其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等具有腐敗性質的物質,在堆肥發酵過程中主要為各類微生物提供營養物質,確保其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輔料:主要包括各類農作物的秸稈,以及谷殼、木屑、中藥渣或者花生殼等加工的副產品等,在堆肥發酵中主要起提供碳源,調節水分和碳、氮比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改善堆體的結構狀態,有利于堆肥發酵過程中氣體的流通性。
發酵菌種: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外源性菌種有較強的活性,并且繁殖能力和分解速度都非常快,堆肥發酵中加入外源性發酵菌種可以有效加強有機質的分解,提高堆肥化的速度,縮短堆肥發酵的時間。
二、環境因素的影響溫度:堆肥發酵的溫度宜控制在 50~65℃,堆肥發酵時高溫菌要比中溫菌對有機物的降解效率更高,但應控制好堆肥發酵的溫度,若溫度過高則會導致微生物死亡,若溫度過低,則會推遲堆肥腐熟的時間。酸堿度:控制好堆肥過程中的酸堿度可以有效促進微生物的生長代謝活動,并且還可以增強微生物的固氮效果。通常情況下,堆肥時應將酸堿度調整為 6.5~9.0 之間。氧氣含量:在好氧堆肥過程中,氧氣的含量直接影響著微生物的活動強度,進而影響有機物的發酵速度,若氧氣含量低于 8%時,則會出現厭氧發酵的情況,導致大量的臭氣產生,因此在堆肥發酵時的氧氣濃度應不低于 10%。